在山東某村莊蘋果園里看到,伴隨著隆隆的轟鳴聲,一架鼎峰植保無人機正在對蘋果樹進行飛防作業,這是當地召開無人機植保飛防試驗示范項目現場演示會,首次采用飛機作業防治林果病蟲害。
“頭一次看到無人機飛防,省工省力還解了用工難,真不錯,回去一定推廣這一先進技術。”現場,當地各鎮辦林果站、農技站相關負責人、果園代表150余人大開了眼界。
隨著農村人口老齡化及勞動力日益短缺,統防統治和社會化、專業化防治日漸需求迫切,為此,縣果樹中心聯合果園園主探索果園節本降耗新途徑,尋求果樹植保新模式。
“真是稀奇了,看不出這小小的飛機,有這么大的作用。”果園主說。試用無人機灑農藥,這可是個稀罕事,附近村民紛紛跑來看熱鬧。只見一架直徑一米左右的無人機在農業科技人員操控下盤旋爬升、空中懸停、勻速前行,將霧化后的藥物均勻地灑在果樹上。
無人機打藥效果有保證嗎?對此,縣果樹中心技術員從技術層面給予解答:“和傳統的人工噴藥相比,無人機旋翼產生的向下氣流有助于增加霧流對作物的穿透性,幾乎每株作物都能噴灑到藥水,一次飛行噴灑1畝地只需1分鐘,一天作業面積達200余畝,是人工效率的50倍。”
與傳統人工噴霧器相比,植保無人機在作業效率、作業效果、節藥節水、作業適應性以及應急突發災害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。現場的果農看在眼里,服在心里。